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近日,南大环境发布2021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收入5.186亿元,比上年的4.835亿元,增长7.27%。实现净利润9297万元,比上年的13193万元,下降近3成。
分行业看:
1、环境调查与鉴定实现收入1.56亿元,比上年的1.67亿元下降6.32%。
(1)水环境。报告期内,公司在华东地区10余个地市深入开展了重点河流、湖泊及海域排污口排查和溯源工作,通过 现场勘察和无人机航测、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累计排查河道长度2,000多公里、排查排污口14,000余个,开展了4个地市及7 个区县的水污染物核算,并利用同位素溯源等技术开展了污染物的监测溯源,为相关管理部门全面有效掌握水环境污染来源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基础。此外,公司在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调查评估、重点企业废水排放调查、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重 点区域或企业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重点河道水生态监测及取水规范调查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工作。
(2)大气环境。公司掌握有GC-MS、VOCs走航监测、颗粒物激光雷达、臭氧激光雷达、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等高精尖大气环境调查技术。报告期内,公司为20余个园区、地方政府提供了区域污染清单编制和大气颗粒物、VOCs、臭氧等污染 因子溯源服务,形成80余份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和问题清单,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我国西南地区,为相关管理部门精准掌握 区域大气污染来源提供了有效支撑。此外,在华东地区为10余个重点园区和40余个重点企业提供了VOCs现状排查服务。
(3)土壤、固废。公司是江苏省第一家获颁“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资质的企业,同时是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业务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国范围开展的污染场地调查面积约1,277万平方米(其中在 沿长江区域开展的退出化工地块污染场地调查面积约135万平方米),涉固体废物非法填埋案件司法鉴定技术服务70余件,生 产型企业产生固体废物危险性质鉴定30余例,切实保障了土壤环境安全。
(4)生态环境。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多样性调查网络覆盖至全江苏省1/3的区域,累计调查监测到江苏地区动植物超3,500 种,在江苏省内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积极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浙江地区,调查成果多次被《新华网》、《央视新闻》等 主流媒体和各地地方媒体报导。同时,公司积极聚焦“生物多样性”,着手开展了区县级GEP(生态价值总和)核算等新兴 业务。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了若干生态红线区域调查、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湿地占用情况调查、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调 查等业务。
2、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实现收入2.20亿元,比上年的2.11亿元增长4.59%。
(1)水环境。报告期内,公司扎实开展流域污染成因分析、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等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在长三角 地区积极承担50余项重点流域或区域“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水质达标方案、水资源利用 专项规划等,助力16个区县、180个城镇的污水提质增效工作,协助划定或调整5个水源地保护区,为区域水质提升和水环境 管理建言献策。设计各类工业、城镇污水处理厂站6座,为220余个自然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为8家重点园区设计 了34.5万立方米的应急设施,为10余个港口码头和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排水改造设计,荣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4项、南京 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1项。此外,公司与南京市水务局联合研究制订了《南京市幸福河湖评价规范》,在幸福河湖建设、水 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节水机构创建服务、生态水量研究等新兴业务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2)大气环境。公司构建了以卫星遥感、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等为核心技术的大气环境研究及空气质量综合保障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承担10余项区域“十四五”大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大气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等, 提供服务助力6个区县完成空气质量改善考核指标,作为核心技术单位参与京津冀地区三市臭氧与颗粒物协同管控研究、参 与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时代机遇,成立了绿色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开展了两项市厅级课题研究,若干项政府或园区“双碳”行动方案、企业碳排放核查等。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两 项江苏地标《实验室废气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玻璃钢制品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通过审查,开展了100余项工业 园区或企业的定制化VOCs减排方案或设计服务,研究成果入选《环境工程》高被引学术论文。
(3)环境综合治理。报告期内,公司发挥传统优势在华东地区开展了大量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竣工环保验收、 排污许可、环保应急预案等业务,其中国家级、省级规划环评有10余项,获得两个地区环评单位服务测评第一名。积极承担 76个地级市和区县“十四五”生态环境环保规划,助力多个地方、园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创建或监测监控能 力建设。开展了10余项涉案固体废物应急清运处置方案、10余项污染场地修复方案、8项区县级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定、2 项“无废城市”试点研究,参与设计及治理的填埋场容量共计427万方。协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约75万公顷,规划及实施生 态修复面积约2,000公顷。
3、环境系统集成实现收入1.16亿元,比上年的8522万元增长36.47%。
指按照客户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为之研发或选择针对性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供设备和控制系统集成服务,以及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使该系统功能完整、性能优良、满足客户期望。
(1)水环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毒害性离子治理技术应用于数个尾矿库污水应急处理工程,将20万吨重金属污水 成功处置,承接河道治理工程业务累计35.1 km、水环境综合整治业务合计20公顷,保障了区域水生态环境安全。在村镇污 水治理领域,公司子公司南大生态持续深耕,开发的智慧运维系统取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此外,公司还为多家企业或环保 基础设施单位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污水处理系统。
(2)大气环境。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恶臭性、难降解、高臭氧生成势的污染物,主要为医药、研发、电子、污水 厂、新能源等行业提供VOCs废气治理系统,累计承接项目30余项,业务范围覆盖江苏、安徽、山东、天津等省市。其中天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2021 年度报告全文 13 津某制药公司VOCs治理系统提标改造项目的实施为低沸点、高含卤废气的达标排放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是解决国内医药 行业典型废气难题的一次创新。
(3)生态环境。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江苏某120MW光伏发电场异地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成效,在联合 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被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100+案例”。此外,公司承接了水源 地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构建业务合计水域面积181.2公顷,其中在苏州某水源地退圩还湖生态修复工程中通过构建水生态 系统等方法,保障了地方饮用水安全。
4、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现收入2497万元,比上年的2000万元增长24.81%。
(1)水环境。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为奥托立夫(中国)及其关联企业和安徽省天长市提供污水处理厂站相关装置的日 常运维服务真人百家家乐app,通过科学控制、动态调整工艺条件,确保客户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2)环境综合治理。报告期内,公司在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累计担任110余个地区、园区的环保管家,覆盖区域持续 扩大,成为长三角地区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相关业务的首选合作伙伴。全年投入三千余人次进行环保检查,发现了上万项环 保问题,并为企业开展了几十场环保专业培训。公司青年专家分别受邀在“首届第三方环保服务(环保管家)论坛”、“2021 年全国‘环保管家’服务认证机构案例精讲班”上做专题报告,获得较好反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共746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447人,硕士、博士人数较上一年上涨35%。拥有各类高水平执业资格人员242人次,国家级、省市级 专家库成员361人次。公司拥有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许可证、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工程咨询资信甲级、建筑业企业资质、测绘资质等多项核心资质,在环境调查与鉴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公司优质项目业绩众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例如,苏中某市畜禽粪便处理 及沼气发电项目等四个项目荣获教育部优秀勘查设计奖,高邮市珠光污水处理厂工程荣获南京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生态 修复试点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被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100+案例”。
简评
整体看,在疫情频发、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南大环境整体收入仍取得增长实属不易。不过,公司以环境咨询为主的两项业务:环境调查与鉴定和环境研究、咨询与设计的今年合计收入3.77亿元,与上年的3.78亿元基本持平。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主要由环境系统集成贡献,表明环境咨询业务增长乏力,遇到了瓶颈。公司2021年员工人数增长201人,其中硕士、博士增长117人。这一方面表明公司重视人才,正大力吸纳人才,同时也反映了在环境咨询这个人才密集型行业,要想达到企业增长的目标,只能靠增加人员。但这也带来了负作用,由于行业人力成本偏高,导致了企业成本增加。即使按每个人20万元成本计算,增加117人成本就要增加2340万元。公司今年利润较去年减少了3896万元,恐怕人力成本增加贡献了大头。然而,环境咨询行业与律师、会计师等咨询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创收能力的不同,在律师行业,头部律所人均创收可以达到数百万元,而环境咨询行业显然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级别。这并非个人能力问题,而是目前行业内尚未找到这种可以显著提高个人创收能力的模式。
咨询行业市场规模很小,一直容不下大鱼。上一个行业龙头中金环境的咨询收入最多时也是3亿多,现在南大环境也是3亿多,这并不是偶然的。当达到这个体量时,管理者就会很明显地感觉到池塘太小了。摆在眼前的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拓展到其它区域,二是拓展到下游——监测运维或者环境治理。拓展到其它区域很难,南大环境的优势区域在江苏,想在外省复制在江苏的成功并不容易,那么只有在产业链延伸上想办法。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两个行业也是群狼环伺,早有更多竞争对手在厮杀。更何况进入新行业仍需要人员、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储备,远比想象中困难。
不过不管怎么说,南大环境仍在为行业发展摸索新路,期待着它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为其它环境咨询的同业者找到发展壮大的经验。
《环评观察》,让你更了解环境咨询行业!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三聚环保十大 王亚伟“心头肉”三聚环保新动作:25.86亿元转让30亿元应收账款
本报见习记者 吴晓璐
2019年1月1日晚间,三聚环保公告称,公司与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财信托”)签署合同,将持有的部分应收账款转让给粤财信托,应收账款账面原值为30亿元,转让价款为25.862亿元。
三聚环保称,本次交易完成将有利于公司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性现金流状况。
据悉,本次交易为公司与海淀区国资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落实的第二笔应收账款转让,交易所取得款将专项用于公司存量的对外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和部分对外许可的生物质炭基肥项目。
2018年7月份,海淀国资中心通过设立私募投资基金,落实了首笔三聚环保应收款的转让。华设资产为该基金的合法基金管理人,三聚环保与华设资产就公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部分应收账款转让事宜签署了《应收账款转让合同》,首期转让价格为5亿元,对应应收账款金额5.82亿元。
据悉真人百家家乐app,三聚环保是私募大佬王亚伟钟爱的公司,自2013年跻身三聚环保十大股东名单后,王亚伟便一直重仓持有该股,至今已有五年时间。
不过,2018年三季度,王亚伟减持了三聚环保,千合资本旗下昀沣3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从三聚环保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则是增持1110万股,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有三聚环保4810万股。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